贵州省首个道地珍稀濒危药材金毛狗人工繁示范基地落户黔南州
产学研协同创新,濒危药材保护性开发闯出“贵州路径”
贵州省在珍稀濒危药材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领域取得标志性突破!省内首个专注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金毛狗(俗称金毛狗脊)的人工繁殖与规模化种植基地,正式落户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墨冲镇良亩村与三都水族自治县大河镇。这一重大进展为守护生物多样性、推动中医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及助力山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科技与产业支撑。
产学研协同,攻克繁育难关 金毛狗蕨因其根状茎富含药用价值且生态意义重大,长期面临野生资源枯竭威胁。为破解保护与利用难题,2024年6月4日,贵州共生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签署《金毛狗脊产业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并于次日启动“贵州省道地珍稀濒危药材金毛狗人工繁育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吹响了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攻关的号角。 双方构建了高效的“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协同创新机制:企业提供研发资金与产业化场景,科研机构则凭借深厚的中草药种质资源研究基础,全力投入核心技术研发与转化。尤为创新的是,协议明确合作成果知识产权归属科研单位,企业则获得独家使用权,既保障了科研创新的原动力,也筑牢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濒危药材的保护性开发树立了可借鉴的“贵州范本”。
基地落成,规模化繁育启航 经过近一年的联合攻关,项目迎来实质性落地。 2025年5月26日,人工繁育种苗培育示范基地在都匀市墨冲镇良亩村建成。 紧随其后,2025年6月11日,由共生农业项目公司——贵州森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贵州省首个道地珍稀濒危药材金毛狗人工种植示范基地在三都县大河镇启动建设。 这两个核心基地的落成,标志着金毛狗蕨从实验室研究正式迈向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的新纪元。
三重效益,绘就振兴蓝图 项目预计两年内将建立成熟的标准化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实现年培育优质种苗5000万株的目标。这些种苗不仅能为中医药产业提供稳定、合法的原料来源,还将服务于生态修复工程和园艺观赏市场。 “此次技术突破,意义远超单一物种保护,”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项目负责人陈娅娅博士强调,“它守护了宝贵的生物多样性,培育了全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更能通过技术培训和产业链条,完美契合贵州省“打造林药经济带”的中药材产业振兴战略,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三重丰收”。 科技赋能,引领药材现代化 “金毛狗蕨人工繁育的成功,是贵州践行‘中医药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项目技术总监张树义指出。这一关键技术的突破,不仅为金毛狗蕨构建了“活体保护-人工培育-产业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闭环,其积累的经验与模式,更将辐射应用于贵州省内其他特色珍稀濒危药材的保护性开发,为筑牢我国药用植物资源根基、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科技动能。 项目团队已完成首批孢子采集与关键基质适配实验,顺利进入第二阶段练苗期。同时,联合贵州森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级重点中药材产业示范项目的工作也在积极推进,阶段性成果已于本月中旬正式发布。这项融合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探索,正在黔南大地为中医药的未来与生态安全书写充满希望的绿色篇章。
|